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水平的进步,康复疗养院各方面的建设也越来越完善。无论是医疗技术,还是各种设施都越来越好。对弱势群体的帮助,才是一个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我们的康复中心正是体现着这一理念。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康复中心有哪些医疗区,以及在设计交通和一些通用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一、康复中心的医疗区
1、运动疗法部
运动疗法部以训练厅作为中心,周围设置更衣、接待、评定室、医生办公室等,分为成人和儿童两个部分。
运动训练大厅以大空间辅以小空间为主,中间不设隔墙或设置轻质隔断,因建筑空间较大,使用人员比较多,建筑净高应在3.3m以上,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色彩以清新淡雅为主,地面采用耐磨的环氧自流平做法。
2、作业疗法部
作业疗法部与运动疗法部相同,也是以训练厅作为中心,但作业疗法部一般按照训练方式分成不同区域,以上肢技巧性训练为主。有上肢康复室、文娱治疗室、职业治疗室、认知治疗室、ADL治疗室、支具制作室等。
3、理疗部
理疗部按不同治疗方式设置不同治疗区,建筑环境应满足物理治疗要求。
大水疗池可以参照游泳池做法,水池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池壁周边设抓杆。池子周围要有步入式台阶和升降转移装置,水池中可设固定式的训练器械,如水中平行杠、水中助木、水中治疗椅等专用设备。
4、言语治疗部
言语治疗集听力检查、言语及语言检查、言语及语言训练为一体,每种检查室使用面积以30m2/人为宜。
5、文体康复部
文体治疗部设置室内篮球场,可开展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项目,器械活动室、体操房、娱乐活动室等活动用房。活动用房周围设置更衣、淋浴等辅助用房。
6、中医康复部
中医康复部的规模根据自身业务特点确定,科室构成及空间设计要求可参照中医院的建设模式。中医康复部设置诊疗室、针灸推拿室、药浴室、理疗室等。治疗室以30m2为一个治疗单元,可分可合,灵活布局。
7、心理康复部
心理康复部由心理康复室、放松康复室、行为治疗室、集体治疗室组成。治疗室使用面积以30m2/人为宜,集体治疗室使用面积以50m2/人为宜。
二、康复中心的交通设计要点
1、走廊及候诊厅
单交通走廊:应充分考虑人流密集程度和残疾人的通行能力,在满足走廊净宽1.5m的基础上适当扩大。其中医护走廊净宽以1.6m~1.8m为宜,患者走廊宜为1.8m以上。在门诊医技等人流量较大的主通道上应考虑3股残疾人流的通行宽度。
候诊厅:康复中心应设集中候诊厅,残疾人进入候诊厅后可根据语音及视屏叫号依次进入二次候诊空间或诊疗室,与护理人员直接接触,有效的询问和沟通可以减少患者的往复移动次数,又避免了患者同时进入诊室,改善了诊疗环境。
2、垂直交通
垂直电梯是残疾人竖向交通的主要工具,适当增加电梯数量是解决竖向交通的根本途径。电梯选用时仅仅提高载重能力是不够的,康复中心普通电梯选用的并不是办公、住宅使用的电梯,而是医疗电梯,大轿厢电梯是专门为残疾人定做的无障碍电梯。
3、通用细节设计
为方便患者,病房的空间与设施应有助于患者的活动自理,有足够的空间便于乘坐轮椅患者出入,房间门、楼梯宽度都要尽量够宽。
卫生间坐便高400mm~450mm,两侧安装扶手,两扶手相距800mm,也有一侧扶手可以移动式的,移开一侧以便轮椅靠近。
考虑到残疾人握力较差,洗手盆的水龙头采用揿压式,淋浴时用手持淋浴头,喷头架应设高低两个,低架距地高1470mm,供坐轮椅的患者使用,室内地面不应有高低差。
好了,综上所述,就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康复中心的医疗区和交通设计要点的报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